“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同频”,家长会是家校共育的桥梁,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,帮助孩子规划更美好的未来,近日,钦州市子材高级中学举行高一年级B+学生特殊学情家长会。
▲家长会现场
会议伊始,针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仍有26%未上本科的B+学生的学情,科研处副主任胡颐健给家长们指明了用科技赋能教育的新路径。他从技术实际应用出发,详细介绍了“子材AI智学系统”,从重构学困生的自主学习、游戏化学习和新型师生关系等角度,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、精准的学习支持,帮助孩子们实现理想的大学梦。
▲胡颐健和家长交流
紧接着,校长助理兼高一年级主任宁锦倩为家长们重点分析了部分B+学生的学情和未能上本科的原因,并指出了今后的做法。她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,明确B+学生高考目标就是上本科;认真落实一生一案的《高中三年学业规划》;家校共育:双向赋能,助力成长三个维度,为家长们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。
▲宁锦倩和家长交流
校长陈静兴做总结发言,陈校长从问题剖析、行动策略、家校协同三个角度为孩子们的逆袭之路指明方向。他特别强调“教育的本质是点燃,而不是填满;是坚持,而不是放弃。”让家校同心、师生同行,帮助孩子们夯实基础、端正态度、激发潜能,在广西新高考的赛道上奋力冲刺,圆梦本科!
▲陈静兴校长讲话
理事长在百忙之中也参加了家长会,亲切地和家长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。他说要坚信孩子是优秀的,学校的措施是有效的,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责任担当、自主学习能力不强。他给家长分析在国家实行周末双休、禁止节假日补课的新形势下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弯道超车。为此,家庭要做到多教育、引导、少打少骂孩子,配合好老师;学校开始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,家长要为孩子配备好平板电脑;教育教导好孩子树立家国情怀,立志发奋成才。只有这样做到踏石有痕抓石有印,我们才有希望让三分之一基础较好的孩子再加把劲,三分之一躺平、摆烂的通过家校共育转换面貌,三分之一有心理或者其他问题的孩子“以人为本,因材施教”,实现考上本科“平凡学子成英才”的夙愿。理事长还在会上和家长们一起深情诵读《父母规》,共同感受和学习培育儿女的宝贵经验。
▲育儿经《父母规》
家长会结束后,许多家长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,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。现场氛围温馨愉悦,真诚的话语,温情的沟通,拉近了家校距离。
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邂逅,家长满怀信任,学校肩负重任。家校携手,同心同行,定能呵护孩子成长、奔赴美好未来。感谢每一位家长对本次家长会的参与和支持,让我们期待下次更精彩的相聚!